刑事案例(职务侵占罪)
首页
>>
刑事案例
>>
第五章
>>
正文
【
职务侵占罪
】
案例号
名称
典型20230731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1个人民法院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典型案例
公报2009年08期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诉李江职务侵占案
公报2002年03期
张珍贵、黄文章职务侵占案
公报2002年02期
唐志华等五人贪污、职务侵占、企业人员受贿案
公报1996年04期
陈拥军侵占案
司法202311046
内外勾结型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适用
司法202029018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司法201935041
职务便利与工作便利的界分
司法201814032
个人公司财产混同时职务侵占罪的认定
司法201516012
村干部侵吞土地补偿费的定性
司法201502030
通过签订合同骗取本单位财产构成职务侵占罪
司法201204059
通过诈骗手段收走公司货款构成职务侵占罪
司法200922064
职务侵占罪中职务性与本单位财物的认定
司法200908052
涉公房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及犯罪数额计算
司法200824047
以换卡方法逃避高速公路通行费之定性
司法200812065
火车司机同农民相勾结盗卖燃油,共同构成职务侵占罪
司法200804062
合同诈骗抑或职务侵占之考察
司法200804054
跨越集体企业、国有企业两个时间段的侵占公共财物行为应如何定性
司法200722067
修改数据非法获取游戏装备之行为定性
司法200720068
从金融机构代办员、信息员身份,谈职务侵占罪、诈骗罪的认定
司法200708064
临时装卸工窃取托运物品应定职务侵占罪
【第1499号】
王海英职务侵占案——利用职务便利侵占他人股份继而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1440号】
韩枫职务侵占案——如何判断行为人侵占单位财产的行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第1138号】
赵玉生、张书安职务侵占案——村民小组组长将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据为己有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第1137号】
谭世豪职务侵占案——单位员工利用本单位业务合作方的收费系统漏洞,制造代收业务费用结算金额减少的假象,截留本单位受托收取的业务合作方现金费用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第872号】
曹建亮等职务侵占案——村干部侵吞土地补偿费的如何定性
【第642号】
钱银元贪污、职务侵占案——如何理解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
【第516号】
刘宏职务侵占案——用工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合同的情况下,原单位工作人员是否符合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件
【第484号】
虞秀强职务侵占案——利用代理公司业务的职务之便将签订合同所得之财物占为己有的,应定职务侵占罪还是合同诈骗
【第461号】
王一辉、金珂、汤明职务侵占案——利用职务便利盗卖单位游戏“武器装备”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第452号】
贺豫松职务侵占案——临时搬运工窃取铁路托运物资构成盗窃罪还是职务侵占罪
【第290号】
向灵、刘永超挪用资金、职务侵占案——吸收犯的具体认定
【第274号】
张珍贵、黄文章职务侵占案——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的认定
【第247号】
林通职务侵占案——名义职务与实际职务不一致的应当如何判断是否利用了职务之便
【第246号】
赵某盗窃案——如何区分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
【第235号】
于庆伟职务侵占案——单位的临时工能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第213号】
董佳、岑炯等伪造有价票证、职务侵占案——以假充真侵占门票收入款行为的定性
【第192号】
潘勇、王伟职务侵占、虚报注册资本、贷款诈骗案——以非法侵占物进行抵押贷款、逾期不还贷行为的定性
【第029号】
陈贵杰等贪污案——银行临时工与外部人员勾结监守自盗应如何定罪
【第022号】
汪美坤、李云田等侵占、盗窃案——企业聘用的合同工人勾结外部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盗窃企业财物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第021号】
罗辉、王凌云等侵占案——公司职员利用职务之便,内外勾结骗取公司代管的客户保证金的行为,应如何适用法律
法报2013091906
刑事被害人自救行为的正当化——浙江宁波北仑法院判决何朋等职务侵占案
法报2012121308
私自处分保管财物构成职务侵占——河南洛阳中院判决吴玉录职务侵占罪案
法报2011092207
在从事单纯劳务性工作中侵吞单位财物的行为定性——海南洋浦开发区法院判决刘运宏犯职务侵占罪案
检报2022121308
在公司成立过程中,与合作方合谋虚报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检报2022112908
巡井工人伙同他人盗窃原油应如何认定
检报2022112208
帮助销售加油卡行为性质的认定
检报2022052408
如何界定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
检报2021071304
银行职员利用工作便利实施欺诈行为的认定
检报2019122003
非公企业股东“恶意自我交易”侵犯产权如何认定
苏检20190203
应华明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
(改变监察机关定性)